生态环境部发布低碳环保征文启示2020年12月及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报告

地表水

总体情况

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里,中国共有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其中,84.6%的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同比上升了7.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0%,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图1 2020年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显示了这一时期的数据。

而对于整个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的平均状况是83.4%,与去年相比提高了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比为0.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依然是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图2 2020年1-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展示了全年的趋势变化。

主要江河流域的状况

在这两个时间段内,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中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中,88.7%的断面达到了优良标准(Ⅰ~Ⅲ类),较去年提升了6.9个百分点;劣Ⅴ类只占到了最底端的小部分,即从各自地区的排行榜末尾到第二十位。主要污染物仍然是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氨氮。但此期间也有一些地区出现了一定的好转,比如西北诸河、浙闽片河流等,它们中的很多地方都达到了“优”级别,而淮河和辽河则位于“良好”的水平,而海河则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此外,还有部分区域因为受到工业废气或农田化肥使用等因素影响,其环境质量并不理想,但整体来说还是向着改善方向发展中。

图3 2020年12月七大流域及西南诸川及浙闽片山区的地表 水质分布概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年中的其他几个关键时段。在这个年度内,由于持续努力实施环保政策,加之公众对绿色生活意识日益增强,这导致重要湖泊(库)的营养状态也有所改善。

重要湖(库)情况分析

监测到的110多座重点湖(库)中,在过去的一整年的观察结果显示,只有78.2%达到优良标准(Ⅰ~III 类),略微超过去年的数据并且上升幅度可观;而那些不太理想的情况,也就是劣V 类,只占据3,6%的小小一部分,不再像之前那样严重。而这些湖泊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问题,其中包括太湖、一潭池、二潭池、三潭池、大成子洲两潭、小白鹅咀洲两潭的大坝附近由于近几年的治理措施得到了显著效果,从而使得这些区域性甚至更广泛范围内相关问题得到缓解。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一些受影响较深的地方,如滇池这样的重要淡水湖,也逐渐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迹象。然而,这些进步并没有完全消除所有的问题,因为一些地区尤其是淮东平原上的湿润森林带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此外,一些城市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继续加强管理以避免回落到前期水平。

因此,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确保我们的自然资源能够健康发展,并且保持它们清洁,让人们享受更干净更加美丽的地球。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因为每一次努力都会累积起来,最终会让我们走向更加绿色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为推动低碳环保事业前进,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守护地球家园的一员,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行为,还要鼓励周围的人共同参与到保护环境行动中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或是在公共领域提出的建议,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正是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2019至20201-12份国家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后,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促使企业采用更清洁能源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推动更多人选择电动汽车作为出行方式进行切换,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及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限制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这样的事情展开的一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实框架下的思考活动。我希望大家可以从我的文章中学到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大家参与保护地球运动的心情感受。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没有什么难题不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