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厨箍咒与新标准共舞船舶排放遵循大气污染治理的律动步伐踏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船舶燃油中硫的90%在发动机内与氧气反应,生成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然而,大气污染防治不仅仅是船舶的问题,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中国对船舶污染排放控制不断趋严,水运行业被视为减排潜力的重要领域。随着陆上污染源减少,水运业成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长江等地,由于港口密集和繁忙的水运活动,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但由于港口通常远离城市中心,其影响往往被忽视。船舶、港区机械及港口车辆主要使用柴油,这种燃料含有高硫量,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此外,大型工程机械也是PM2.5来源的一部分。

2018年7月,一份更严格的管控方案《船舶排放控制区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已经提出,将现有的排放控制区范围扩大至全国,并增加了生活污水排放指标标准。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则要求推进船只更新升级。

在标准制定方面,《船用燃料油》、《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等标准相继实施,其中提到2020年后建造或进入某些区域的大型油轮需具备油气回收功能。这意味着国内首个针对大气排放的国家标准已经实施数月,有专家认为即使扩大到12海里,也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随着监管范围扩展到离岸12海里,现有的检测方式越来越困难,因为限制其他类型废弃物如沥青料、煤焦油等也变得更加重要,但目前这些措施效果有限。一方面,由于成本考量,一些炼油厂会在重油中添加这些材料;另一方面,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使得整体监管体系薄弱。

尽管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加注设备不足以及跨部门协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船用燃料品质管理显得尤为迫切,以便全面应对移动性极强的交通工具所带来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