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良田全国海水稻大规模插秧展开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得到改善

盐碱地转变为肥沃土地,全国海水稻大规模播种正在进行中。随着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这一转变对于改善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人們可以从山东潍坊市农民程汝民的经历中看出这一点,他原来在盐碱地上几乎收获无存,但现在种植了耐盐碱水稻,一亩地产量达到了1230斤。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刘佳音指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粮食生产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视,以及科研院所投入,对于促进这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过去几年来盐碱地利用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之一。

截至2021年底,全中国已有60万亩海水稻被种植,其中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和浙江等十多个省份,其品种覆盖了全国四大类典型盐 碱 地。

进入5月下旬,山东、陕西、新疆和浙江等地区开始了今年海水稻的插秧工作。据预计,全年的推广面积将超过100万亩。

南泥湾千亩水稻生产基地是轻度盐碱地,由南泥湾集团农业公司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建设。在这里,经过三年试验研究,他们解决了育秧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负责人徐炳钦表示,现在正是插秧最好的时节,预计今年产量会很好。

江苏连云港也有不少沿海滩涂适合种植耐盾性高的新品系,如“青岛海水稻”。这些新品系已经通过国家审定,有助于提高沿海滩涂的农作物产量并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近15亿亩土壤中,有近1.5亿亩属于可开发利用的地带,这些区域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增强粮食安全,还能帮助改善生态环境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此外,还有其他许多耐受高含salt条件作物正在被研究,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地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