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良田全国海水稻大规模插秧陆续展开为何要进行生态修复

盐碱地转变为良田,全国海水稻大规模种植正在不断推进。为什么要进行生态修复?让我们通过一位名叫程汝民的山东省潍坊市农民的故事来了解这一点。

原来,程汝民所在的地方有着广阔的盐碱地,这些土地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无用之地。但现在,由于耐盐碱性的水稻品种被引入种植,产量已经从零提高到每亩1500公斤。这就是为什么全国“海水稻”种植面积预计将超过100万亩的原因之一。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刘佳音表示:“随着国家对于粮食生产和盐碱地综合利用重视程度增加,以及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对此领域投入加大,这也是这两年盐碱地利用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

从2012年至2022年,“海水稻”已由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产业化规模化推广。截至2021年底,全國“海水稅”種植面積達60萬畝,分佈於黑龍江、山東、江蘇、新疆、內蒙古、浙江等十多個省份,品種覆蓋了全國四大類典型鹽碱地。

进入5月下旬,山东、陕西、新疆、浙江等多个地区开始了今年“海水稻”的插秧工作。在南泥湾千亩水稃生产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中,在这里可以看到耐盐性高的“海水稃”的插秧工作正在进行中。

北大荒集团绥滨农场南泥湾种植基地负责人徐炳钦表示:“现在就是 水 稃 插秧最好的季节了,我们今年 的 水 稃 秧苗非常壮观,而且正常返青,我们预计这个季度有一个很好的产量。”

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水 稃 种植负责人张梦说:“当我们的千亩 水 稃 长成后,你们就能亲眼见证当年的陕北好江南景象。”

江苏连云港也有不少沿海滩涂适合种植耐盐性强的新品系,如连云港市农科院东辛试验基地现已完成育秧。此外,还有9个新的耐盾性强品系正陆续进入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区域试验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银心指出:“这些土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不仅能够用于改造现有农作物,还能够提高现有农作物对环境变化(如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从而解决口粮问题,对于国情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