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某些地区所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宣布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愿景。尽管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对“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等概念理解过于狭隘,将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相混淆。实际上,真正的生态城市应该强调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的理念,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的美化,还要关注社会、经济与自然之间良性的循环。
规划上的分割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这导致了条块式规划,使得整体视角下的系统性规划变得困难。此外,当前我们的生态城建机制也存在滞后现象。作为一项需要巨额投资且任务艰巨的大型工程项目,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依赖行政手段推进,由政府或少数地方国企主导,而没有充分激发各类社会资本参与。
正处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的我国,有着较大的优势,可以进行大规模地建设具有现代特色的生态城。这一点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地图。而如何更有效地推进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我们需要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以及借鉴国际经验,对现有的标准进行完善。在实施时,我们应当以“循环再生的”理念为指导,同时结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和不同区域特色,以梯度型标准作为指引,加快形成适合我国条件下的完整规范体系。此外,还需将资源转换效率提升至重要位置,并设定节约能源使用量和减少废物产生量的目标,为实现高效利用做出努力。
其次,在推动系统规划及协同发展方面,我们需要因地制宜而行动。一方面,要更新并改善现行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融入新的都市构想;另一方面,也要让地方政府扮演领导角色,把握总体责任,同时建立起跨部门协作机制,让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到这个长期计划中去,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同时考虑到的全局利益。
最后,要创新管理方式激发动力。一方面,要构建市场驱动力的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将那些能够完全市场化的事务交由竞争市场决断;另一方面,也应探索一种集成服务模式,让既有能力提供单一产品服务的小企业逐步向综合性供应商转变。这意味着,只有建立起以政府引领但又依赖市场力量运作的情况下,我们才能顺畅前行创造更加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地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