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发环境与启迪环境的并购案件,经历了1年多的波折,最终在4月29日宣布最新进展。城发环境公告称,将继续推进交易相关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监管机构调查及内部整改。此前,城发环境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监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公司向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财务资助进行展期暨关联交易的议案》。5月7日,城发环境以68,097.67万元的价格将所持对启迪环境的债权全部转让给城发投资,并一并转让债权项下的担保权。
据估算,城发环境累计向“启迪系”提供财务资助约9亿多。这次重大重组被视为“蛇吞象”式并购过程艰难,其中启迪环境被立案调查是本次迟迟不落锤的重要因素。业界认为,城发环境表现出的“诚意”毋庸置疑,不过吸并购前路相当坎坷。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这背后的盘算是否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有关?南北割据、流域治理都在争什么?答案似乎藏于水务后市深处,它正在演绎着一场智慧与创新不断演绎的奇妙舞蹈。在这个舞台上,每一步都是为了实现更高效率,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地水管理。
从单一水厂建设模式走向全局思维,不再仅仅是末端水处理,而是一体化、一盘棋、统筹性的重要程度浮出水面。这不仅考验整个水务市场产业链承上启下的能力,也是对协同治理体制构建和完善挑战的一部分。
形成流域治理“共同体”,才能在大江大河普遍跨县跨镇甚至跨市、跨省寻求更有力的水资源保护路径。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则补上了上下游协同治理重要拼图,加固了流域治理横向推进四梁八柱。
而长江经济带作为黄金地带,在高质量发展中建设生态长廊,为这条黄金地带两岸带来了不同的气象。长江生态保护集团深度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或独自或牵头狂揽大标,如阳新县等项目,其动作频繁,一批智慧水务平台上线,纵横交错污水管网扩改清检,大动作不断。如果成功合并,更名为“黄河environment”,显然南北两大流域格局又将发生变化。
这样的变局,在我国从单一治水转向综合治理,从海绵化变革开始就已有征兆。我国 水务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但面临新的挑战,比如减少新增污染物排放目标、大幅下调新增污染物处理产能目标等。此时此刻,无论是国企央企还是民企,都不可避免要进入这个节奏中,有2个关键点不能放手:资源化和低碳化。
资源化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全国首个关于城镇零直排区建设的地方标准发布,以及海洋工程领域如沙特拉比格三期海water淡化项目等技术成果。而低碳污染处理厂正成为追求绿色环保、高效能耗降低、高技术水平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未来的发展,是如何利用这些策略来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