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光伏企业之间的专利诉讼逐渐增多,据初步统计,国内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中已有6家依法维权。就在前不久,晶科能源起诉隆基绿能专利侵权,要求其停止侵害相关发明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案件已正式立案并将于2025年2月13日开庭。 继晶科能源起诉隆基绿能专利侵权之后,2月10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就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其两项发明专利权的纠纷,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已收到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 事实上,光伏企业的维权行动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也呈现出愈发激烈的态势。2024年7月,晶澳科技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分庭对正泰新能及其欧洲相关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侵犯晶澳科技的TOPCon技术专利。2024年12月,晶科能源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地方法院(旧金山)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日本光伏企业VSUN Solar及其相关实体侵犯其N型TOPCon技术专利。 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技术密集型的光伏行业更是如此。近期光伏行业频繁出现的专利侵权指控,也从侧面反映出技术创新并非孤立的行为,它需要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否则即便取得了技术突破,也可能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据悉,光伏行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健康发展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多次强调要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倡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2024年11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光伏制造行业新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重点加强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其中提出,企业应具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专利,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被专利执法机构裁定的侵权行为的要求,鼓励企业按照《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完善相关体系建设等。目前,加强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维权共建有序市场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光伏产业专利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电池领域专利申请达4.3万件,占全球的比重为58.5%。近20年,我国电池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近6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