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发环境与启迪环境的并购案件,如同一场复杂而艰难的战斗,一波三折地展开。4月29日,城发环境再次披露了最新进展,显示出其对这次交易的坚持和决心。
此前,在3月底,城发环境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和监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而5月7日,再有消息传来:城发环境以68,097.67万元的价格,将所持对启迪环境的债权全部转让给城发投资,同时债权项下的担保权也一并转让。这意味着城发环境累计向“启迪系”提供财务资助约9亿多元。
社评指出,这次重大重组开场惊艳,再次上演了一次“蛇吞象”式并购;过程艰难,但启迪环境被立案调查,是本次并购迟迟不落锤的重要因素。业界都一致表示,城发环境表现出的“诚意”毋庸置疑,不过吸并购的前路相当坎坷。
那么,城发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执意并购启迪環境,有着怎样的盘算呢?这或许,与城發環境剑指“黄河”不无关系。南北割據?流域治理到底是个什么香饽饽?
流域治理,不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水务市场独当一面的增长点,更是从单一水厂建设模式转向全局思维的一种体现。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流域治理走上台前。而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推进过程中,一体化、一盘棋、统筹性的重要程度浮出水面,这不仅是对整个水务市场产业链承上启下的考验,也是对协同治理体制构建和完善的挑战。
形成流域治理“共同体”,才能在大江大河普遍跨县跨镇,甚至跨市,跨省的大背景下寻求更有力的水资源保护路径。河长制从开创到全国推广,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长廊的情况下,这条黄金水道两岸带来了不同的气象。
如果城發環境與啟迪環境合並成功,並按計劃更名為「黃河」環境,這明顯會對南北兩大流域治理格局帶來變化。此外,“十四五”城市新增污水处理产能目标大幅下调,以及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空间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而不是简单增加产能,从而实现低碳环保发展目标。
最后,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个市场呢?业界普遍认为,有两个关键点是不容忽视:
资源化。
低碳化。
资源化包括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污水零直排提标改造工程”等,为污 水资源利用提供广阔空间。而海洋淡化也是一个方向,比如沙特拉比格三期海 水淡化项目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或阿联酋乌姆盖万海 水淡化厂等,都展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至于低碳开发,则需要加快摆脱高耗能产业帽子,加强清洁能源使用,同时提升技改水平,以数据及智慧技术支持,使得现代低碳污 水处理厂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将继续探索新增长极,以周期性成长属性加成,不断追求稳定的幸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