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地貌主要包括山脉平原和盆地

山脉:中国的山脉主要分布在北方,占全国总面积的近60%。这些山脉包括大兴安岭、松嫩台地、遥志台地等。其中,长白山位于吉林与辽宁边界,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高峰,有多个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峰。大兴安岭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带之一,其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是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自然风光旅游胜地。泰山则以其奇特的石灰岩造型闻名于世,被誉为“五岳之首”,也是我国最早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地理标志性物征。

平原:中国的大部分河流都发源于西部高原,最终汇入黄河、中游江南平原和东部沿海平行低洼盆地形成了广阔的河谷平原,这些平原是农业生产基地,也是历史上文化发展繁荣的地方,如中条山南麓的大别山区、大渡口等都是著名的古代战略要塞,同时也成为许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盆地:盆地通常指的是由侵蚀作用或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下降区域,比如北京盆地、上海盆地等。在这类地区,由于周围环绕着较高的地形,因此内部往往会形成一个相对较低洼或者甚至完全连接到邻近水域中的低洼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城市建设条件,但同时也容易受到洪水侵袭风险,如汴京(今郑州)曾经因洪水频发而被迫迁移至今址。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作为亚洲内陆国家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范围内,这种气候类型使得四季分明,冬夏两季极端,而这种天然分界又促进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定规律性,使得不同地域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人文景观与习俗。

不同区域之间由于纬度差异以及海拔高度差异所导致的地形起伏,对应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分布,从而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上扮演着不可替代角色,并且随着科技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越来越有意识和能力去进行有效管理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