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大咖秀清新空气协同节能高端论坛在京热开

3月30日,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由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主办的“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减排来改善空气质量,并寻求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些创新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致辞时提到了三点创新思路:一是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环境,还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二是管理模式创新,包括标准的提高,未来要达到世界级;三是协同路径创新,要考虑时间、空间、行业等因素。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讲述了不同情景下的能源发展对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他强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引进市场机制和社会资金,加快产业减污降碳技术迭代。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回顾了近年来的蓝天保卫战成效。他指出,我们已经从过去依赖煤炭消费增长来驱动经济发展转变为现在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资源节约。在京津冀区域层面,通过加强燃料管网建设等措施,不仅实现了PM2.5浓度的大幅下降,也带来了显著的减污降碳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则分享了对大气氧化性研究,他认为了解多种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减排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気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介绍了一套能够模拟地球系统数值模型装置,这项技术可以很好地预测并溯源公里级的大气污染情况。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環境规划研究所所长雷宇介绍了《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2021年的减污降碳成果,并提出未来应继续优化协同治理体系以实现最大化效益。最后,能源基金会项目主任刘欣总结会议表示,将深入分析过去十年经验,为“十四五”阶段做好准备,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政策力度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