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环保意识:拒绝浪费的生活选择(金台视线)
在日常购物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尴尬的情景——打开包装,但却发现里面几乎没有多少商品。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购买食品、化妆品等日用品时,更是让人感到吃亏上当。
最近,一位湖南省岳阳市的读者张女士在超市买了一袋软糖,拆开后竟然只有一小把。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有许多消费者都曾遭遇过类似的“空包装”之苦。
罗洪程副会长指出,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商家对市场认识不够正确,他们可能过分强调包装功能,以至于忽视了商品本身的质量和价值。在一些商家的眼中,精美的外观似乎成为了商品卖点,而不是真正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价值。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韩雪山认为,不少商家通过精美的包装来提升商品附加值,但这远远超过了包装应有的基本功能。大部分时候,这种做法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用以吸引目标群体而已。如果这些大而复杂的包装不能与实际商品内容相匹配,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欺骗行为,让人感觉自己上了当。
有读者反映,对于过度包装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许多食品使用的是塑料制品,而大量无效或多余的塑料材料导致垃圾处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食品开始采用独立的小型化设计,这样可以方便储存和携带。但有些商家将这种设计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即用小盒子盛放单一食物,这样的做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到底是在购买商品还是购买了更大的容器?
网购中的这种误导现象同样普遍,一些网友在下单前并未注意到最终收到的实际内容,比如冻干榴莲被分封在九个方形盒子里,只有几颗果肉。这样的状况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在追求便捷性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产品实用性和环保性能。
针对此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要求合理简化结构及功能,同时避免繁琐或复杂结构。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公布了一批执行典型案例,曝光了一些违规生产和销售过度空隙率高、重量不足或者服务态度差等问题的企业,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面临罚款甚至停业整顿等严厉措施。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就要更加自觉地选择节约资源型产品,同时走亲访友时,也应该尽量选择简单适度且环保可靠的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杯子等用品。在这个节省资源、高效利用物资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应当成为推动绿色消耗文化发展的一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