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一些地方“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不少地方提出了转变发展模式,创建生态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有上百个城市已经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尽管管理者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但在实施中仍然存在问题,比如对生态城市内涵的认识过于狭窄,将“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等同于生态城市。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应注重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资源化再生,以及社会、经济与自然之间良性循环,而非仅追求环境美化。
规划工作缺乏协调也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导致条块分割,难以将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进行规划建设,更让人担忧的是当前建设机制滞后。虽然投资巨大且任务艰巨,但目前多数依靠政府推进,并未充分激发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可以称之为“后发优势”。《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强化环境保护,为提供了思路。我认为,要有效推进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加紧研究并制定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标准;其次,因地制宜推进系统规划和协同发展;第三,创新机制,以激发动力。
首先,要加紧研究并根据国内外经验教训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加快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标准。此外,还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有害废弃物设定减量目标,并优化能源结构。
其次,要因地制宜调整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关系,并明确总负责部门,以便更好地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同时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废弃物现状做出合理安排。
最后,要构建市场导向的机制,让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事项交由市场决策,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引竞争性主体参与。此外,还要探索一体化服务模式,鼓励具备能力的供应商拓展综合服务,从而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大规模合作关系。这是促使我们走向更加通畅道路所必须完成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