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清晨,市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早晨施工的声音,但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声音可能会变得更加和平。昨日,北京市法制办公布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意见稿不仅提出了对“绿色施工”的定义,还规定本市所有建设工程必须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此外,夜间施工产生的噪声超过标准,对影响范围内居民的补偿政策也将得到明确。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更是显得格外严格。根据意见稿,施工单位必须遵循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及相关规定进行工作。如果临时空地没有被绿化,那么该单位将面临1万元至3万元罚款。
在拆除工程期间,洒水降尘作业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对于车辆出入口,也需要设置冲洗设施,以防止扬尘污染。此外,每个车辆清洗处以及搅拌机前台都需配备沉淀池,以避免任何污染物泄露到环境中。违反这些规定,将面临最高2万元罚款。
除了这些措施之外,该意见稿还强调,在建筑垃圾存放方面要使用密闭式垃圾站,并且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清运消纳。本市甚至禁止在任何情况下进行现场搅拌混凝土操作。
最后,在噪声敏感区域内,即那些居住着众多居民的地方,无论何时都不允许进行有害环境噪声排放的手工艺活动。不过,如果某些重点项目或生产工艺确实需要连续作业,那么它们可以申请特殊批准,从而得以在晚上22点至次日6点之间进行。但无论如何,一旦夜间施工作业产生超过标准的噪音,对受影响居民来说,只能期待建设单位能够提供相应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