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窑除尘技术的现状与电除尘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厂设计图启示下的清新未来
在中国,拥有生产许可证和无生产许可证的立窑厂数量接近万家,占据了全国水泥产量的80%以上。根据1998年数据,立窑产量达到了4.2亿吨,而粉尘排放量高达1600万吨,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尽管政府已经制定了淘汰小型立窑和限期治理大型立窑的政策,但仍有大量未达到标准的厂家需要改进。
由于立窑烟气和粉尘特性变化快且复杂,加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因此传统沉降室已无法满足要求。科研单位和环保产品制造商推出了各种新型高效、价廉的湿法电除尘器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类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少,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稳定排放浓度困难,并且只能除尘不能消烟。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以及对工业废气治理技术不断提升,许多厂家转向采用袋式或电式除尘设备。在此背景下,袋式除尘器因其操作条件相对稳定而受到青睐;然而,由于成本较高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缺陷,如过滤面积大、维护频繁等,它们并非所有场合都适用。
电式除尘器虽然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受粉尘比电阻影响,但它们相对于袋式设备来说操作条件更为宽松,而且能够利用烟囱自然排风,从而显得更加经济实惠。通过不断解决极板腐蚀问题,如使用铝合金材料等创新方法,目前已有一些成功案例证明了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保持长期安全运行。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将化工部门湿法电除尘器经验应用于适应立窑特性的湿法电除尘器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此种装置不仅能克服比电阻限制,还能避免超温烧毁及低温结露的问题,只要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不断完善设计,就有望实现成功运用。此外,还需关注如何降低用水量,以确保该技术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