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发展迎拐点推动社会绿色低碳环保手抄报普及

在中国储能网的报道中,低速电动车正迎来一场重生的机遇。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了关于低速电动车的相关工作,这标志着低速电动车首次被纳入到新能源汽车范畴,并且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对其发展表示关注。

作为一种四轮、时速在70公里以下、采用纯电动动力的交通工具,低速电动车因其轻便实用、价格亲民而深受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欢迎。尽管它们没有像拥有国家正式牌照和补贴政策的新能源汽车那样合法身份,但这类车辆在艰难环境下依然取得了显著成长,其市场保有量达到了120万至150万台。

山东省是低速电动车生产的大省之一,在1-4月份,该省产量同比增长35.11%,月均产量5.6万辆,比去年同期高出1.4万辆。随着今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对续航200公里以下A00级电动车补贴大幅减少甚至取消,大部分A00级销售价格上浮1万元左右,这促使消费者转向购买更经济实惠的低速电动车。

虽然目前还存在上牌难、上路难的问题,但部分地区已经为这些汽车建立了合法登记制度,如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宣布将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注册上牌。此外,一些城市也出台了管理文件,以实现区域内良性发展。

未来,有迹象表明更多地方可能会放开上牌和路权权限,这将有助于产业快速发展。据预测,一旦国标确立,市场将走向规范管理化,而行业则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对于这一点,业界都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标准制定是一个积极进步,将引导技术进步,使得真正有核心技术和品质保障的企业能够生存并蓬勃发展,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则可能面临退出市场的情形。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整体产业质量,还能推广使用锂电池等先进技术,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健康稳健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