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生活时代社会迎来低速电动车发展新拐点

在中国储能网的报道中,低速电动车正迎来一场重生的机遇。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这一文件首次将低速电动车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这标志着国家对低速电动车发展的积极态度。山东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魏学勤表示:“低速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都是电力,前者进入工信部的《工作要点》,这是合理的。”

低速电动车是由传统自行车和三轮摩托升级而来的四轮小型交通工具,其时速在70公里以下。由于实用性高、价格亲民,它们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受欢迎程度很高。尽管长期游走于政策之外,没有正式牌照或享受补贴,但市场保有量仍然达到120万到150万台,而山东省更是成为产销量领先的地区。

随着2018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大多数A00级电动车终端销售价格上浮1万元左右,这促使消费者更多地转向购买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更符合绿色出行需求的低速电动车。在一些地方,如山西省忻州市,已经开始注册上牌制度,为这些小型交通工具提供了合法身份。

目前,一些省份正在加紧制定关于低速电动车的国家标准。这意味着生产、销售将走向规范管理化,有助于行业快速发展。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家管理低速车决心已下,对每年市场产品进行抽查,加大后期达标管理力度,对不达标企业强化退出管理。”

尽管当前市场存在百万量级规模,但真正有技术和合格产品只占比5%以上。而未来随着标准提升,不具备核心技术或品质保障的小众企业可能失去生存空间。一位专家预测,随着标准出台,在一二线城市也会出现较大的需求增长,使得该领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最终市场总量可达到1000万台规模。此举不仅推进了“绿色出行”的社会趋势,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