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6月6日电(记者刘金辉)河南省光山县农民黄友德几十年来零工生活,如今终于稳定就业,他在司马光油茶园担任田间管理小组长,每月收入3000元。此外,他自家种植的10亩油茶树去年产量达1000多斤。
大别山地区回荡着“28年红旗不倒”的壮歌,映照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历史。光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有10.1万贫困人口,其中六万余人居住于浅山丘陵地带。
如何有效利用县内资源,将荒山变为“金山”,促进贫困群众的富裕,是光山县委、政府面临的一项挑战。2009年起,油茶种植被选为扶贫产业,成为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路径。
68岁的黄友德现在主要领导三名当地农民负责部分茶园的除草、施肥等工作。在他居住的晏岗村,大部分土地原先是荒芜,只有野生板栗和松树。“这些树都不能做材,歪歪扭扭,不适合烧柴。”之前村民尝试种桃,但结果不好放弃了。
然而,在联兴油茶公司开始种植油茶后,一些农民开始参与其中,因为每年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田间管理,因此许多家庭受益良多。目前,该公司在光山县共有2.7万亩油茶种植面积,并建立了一条从育苗到加工销售全程现代农业产业链,为390个贫困户带来了脱贫机会,并帮助3000多名农民实现了稳定的就业,使他们的人均增收达到了2800元。
随着“一亩油茶百斤钱,又娶媳妇又盖楼”成为当地口头禅,光山市区也找到了发展之路。通过企业和基地合作模式催生出了6个巨型和50个中型连片油茶基地,为数千名农民提供了增收途径,让这行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个亮点产业。
陈洼村居民余峰在北京经营装修公司,但2019年他投资6000亩荒土种植油茶。他表示虽然前期投入高但长期收益可观,而且这种生态性质的产业还能吸引游客增加额外收入来源。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将来不仅可以享受现金流,还能享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福祉。”
为了激励更多人种植并解决初期高昂成本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金融支持以及技术指导等,以助推这个快速增长中的行业。
根据数据显示,现在总共有27.1万亩用于種植,而产量达到5.25万吨,同时建成了两座加工厂和300亩繁育基地。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情况,对于那些希望改变命运的人来说,这是一道明确而广阔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