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碳交易量占全国一半 低碳环保知识在自然景观中逐渐展开

广东碳交易量占全国一半,低碳环保知识在自然景观中逐渐展开。据了解,经过6年多的不断探索,广东逐步将占全省碳排放约65%的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等六大行业约250家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截至目前,其碳排放配额交易量达到1.34亿吨,交易金额达到26亿元,均居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首位。

减排效益:60%控排企业实现了碳强度下降。在履约过程中,大型企业通过节能管理机制和优化交易策略,不断提高了履约交易效率,并且连续6年履约率达100%,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市场效益:广东不仅成为全国7个试点地区中唯一实行配额免费发放和有偿发放相结合的地区,而且其 碳排放权价格高于其他区域,使得售电公司通过购买并出售这些权利实现资产增值。此外,还吸引了省内外及境外机构的关注,其中境外投资者通过跨境人民币交易共计104万吨的碳排放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未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国际间关于温室气体减少目标日趋严格,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将更加从紧。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角度来看,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控排行业的大规模项目进行管理,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低 碳环保知识在自然景观中的普及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