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绿色金融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演绎着一段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如何通过调整资本配置和调动利益相关方参与,金融部门能够在推广各类绿色倡议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成为构建自身绿色金融体系的关键力量。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经验,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启发意义。
2016年,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发展最快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在此之后,我国不仅持续扩大了其在全球绿色债券发行中的份额,还成功地将“绿色信贷”与“环境价值”的追求相结合,这种创新措施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向更为环保方向转型。
除了规模增长之外,我国还积极探索新的路径,以创新的方式推动green finance产品的一体化发展。2017年,我们启动了一系列国家级试点区,其中包括浙江、江西、贵州、新疆和广东等地区。这些建立试验区旨在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更多样的创新实验,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灵活调整政策,为后续复制推广奠定基础。
尽管我的观察时间有限,但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我们所取得的一切都是值得总结并进一步推广的一个案例。首先,在顶层设计上,我们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一个全面覆盖所有环节,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再到监督检查,可以保证整个系统运行顺畅。
其次,地方政府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主动承担起推动这场转型运动的大旗。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很多已经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文件,而这些地方性实践则为中央政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经验参考。此外,由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因此这种多样化的手法让我们的整体策略更加灵活可行。
第三,我们还实现了宏观审慎与微观创新之间紧密结合,使得整个行业对于环境风险变得更加敏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央行再融资业务中,对于具备一定标准认证的“合格绿色债券”,它们可以作为抵押品使用;同时强制性污染责任保险也提高了投资者对于环境风险管理能力要求,使得他们更加注重选择那些减少或避免污染影响项目的事项进行投资。
最后,行业协会如中国金融学会Green Finance Committee成员们,他们不仅是该领域知识库,而且也是主要驱动力。他们致力于普及行业内关于green finance理念,并促进产品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全球范围内green finance实践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随着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需要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寻找一种既能满足现有需求,又能保障长期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我相信,即使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在推进financial system greenification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都将是未来国际合作交流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