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手发布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简称《名录》)。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的负责人就《名录》的发布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工作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记者问:请介绍一下《名录》发布的背景和意义。回答中指出,我国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一直致力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淘汰与替代,并已成功推动了四类ODS的淘汰。此刻,我们正进入HCFCs淘汰攻坚阶段,各地行业迫切需要指导意见,以确保顺利开展HCFCs淘汰和替代工作。因此,《名录》的制定不仅是推进ODS淘汰进程、实现国家履约目标的重要保障,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环境公约履行中的负责任态度。
接着,记者询问,《名录》发布的依据是什么?回答中提到,《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第八条明确要求国家鼓励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新的替代品和技术,因此生态环境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了《名录》。
随后,记者进一步探讨,《名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负责人解释说,《名录_]详细列出了被替代物质及其用途类型,以及推荐23个替代品,其中包括7种用于房间空调器和家用热泵热水器、7种用于发泡剂以及9种用于清洗等领域。这些建议提供了一系列绿色低碳产品,为相关行业提供了使用新型替代品的指导,同时也强调保护地球上最薄弱的大气保护层——大气圈。
最后,对于未来的工作安排,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低碳产品认识,加速其市场化运作;同时鼓励创新研发新型绿色低碳材料;并将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更新完善《 名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保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