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手发布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简称《名录》)。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的负责人就《名录》的推出与意义进行了解答。
关于《名录》的发布背景和意义,负责人指出,我国自1991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就开始实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计划,并于2004年及2007年分别更新了首批替代品目录。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四类关键化学品如全氯氟烃等的淘汰工作。此外,我国已经实现了一系列HCFCs减量目标,如2013年的冻结、2015年的削减以及2020年的35%削减目标,并正在向2025年的67.5%削减目标努力。随着HCFCs淘汰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名录》的发布旨在为地方和行业提供必要的指导,以确保顺利完成这一过程。
据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第八条明确要求国家鼓励支持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以及制定并公布推荐替代品目录。基于这一法规依据,生态环境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编制出了最新版本的《名录》。
内容上,《名录》详细列出了需要被替换的五种HCFCs及其23个推荐替代品。这些建议包括用于房间空调器、家用热泵热水器等领域,以及清洗剂等多种应用场景。同时,该文件还强调了绿色低碳原则,将超级温室气体HFCs纳入管控范围,为行业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选择。
面对未来工作安排,大气环境司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名录》,以确保我国能够高效履行国际协议,对抗全球变暖保护地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