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大气保卫者解答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背后的环保奥秘有哪些

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袂发布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该名录旨在推动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与替代工作,为行业企业提供科学、可靠的替代品选择。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我国正面临着如期削减含氢氯氟烃(HCFCs)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这一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名录》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问:请介绍一下《名录》发布的背景和意义?

答: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淘汰与替代。在2004年和2007年,我国分别发布了两批ODS替代品推荐目录,对推进四类ODS如期淘汰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目前正积极开展最后一类ODS含氢氯氟烃(HCFCs)的淘汰工作,并已成功达成2013年的冻结目标,以及2015年的10%削减以及2020年的35%削减。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67.5%削减目标,我们正在加速迈进。在这个攻坚阶段,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各个行业企业快速适应并顺利完成这次转变。这就是制定《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的必要性,它不仅是履行国际义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

问:《名录》发布的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消费燃料管理条例》第八条明确要求:“国家鼓励支持Ozone Layer Depleting Substance (ODS)及其产品及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基于此规定,生态环境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发并公布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

问:《名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首先,《名称记录了五种被淘汰使用中的HCFCs中三种占比超过99%的大宗用途,这包括二 氯二 氟甲烷(HCF-22)、一 氯一 氧、二 氧乙烷(HCF-141b)及二 氧乙烷(HCF-142b)。其次,该文件还列出了23个针对这些被淘汰化学品所做出的大量建议,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生产设备更新换装。此外,还有专门针对清洁剂领域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了一系列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并且特别强调那些具有零潜在破坏能力而又能显著降低温室效应影响的产品,如超级温室气体HFCs,因为它们将逐步成为新的管控焦点。

问:《名录》发布后,后续有哪些工作安排?

答:

宣传推广工作,将会通过联合部门合作来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选用这些推荐性商品时需要遵守环保法规。

鼓励创新研发更好的商品,将继续支持科研机构高校自主研发新型绿色低碳材料,同时也鼓励企业参与这样的项目。

不断更新完善该列表,将会根据不同时间段内业界需求改变,并评估筛选新的产品以保持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