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广东东莞南区供电局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共计投入262个充电桩,全年实现了5.3万次的充电次数和118万千瓦时的充电量。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节约了燃油55.53万升,减少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1251.6吨,而且形成了一片以松山湖为中心的“10分钟”充电圈小生态。
春运期间,乡镇地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显著增加,一些车主甚至开回老家返乡时都选择使用绿牌车,这样的情况在过年期间尤为明显。南方电网广东茂名化州供电局新安供电所所长伍世峰表示,“再也不用特意跑到20多公里外的市区去充电了。”这种便捷性让很多人感到欣喜。
太鲁阁公园光储充示范样板工程不仅拥有高智慧功能,还能实现光伏、储能、充电高效协同、能量互补,为当地居民提供绿色出行服务,并助力园区减少碳排放目标。
为了打通乡镇区域内未来的“最后一公里”,广东電網公司将加快建设集中式快速充電站,以满足公交、出租、物流等营运车辆需要。此外,还将利用自有资源和社会资本合作,加速布局和服务提升,以便更好地满足新能源车主需求。在某些高速公路出口附近或营运停车场,有这样的站点已经投入运行,如木棉北高速公路超级加油站,其单桩峰值可达450千瓦,只需5分钟即可续航200公里。
2021年底,南方電網在茂名化州投资600多万元建设11个新的公共交流站,为当地农村带来了变化。这些项目旨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持,同时优化服务策略并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
今年春节前夕,由于大雾封闭京港澳高速的一段路程,不得不改道返回湖南省老家的邓先生,在乳源大桥镇发现一个距离2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可以迅速补给发动机功率的小型加油站,让他深感安全与安心。这类设施对于确保人们能够无忧无虑地进行绿色出行至关重要,而这正是我们国家积极推动双碳目标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我们对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系统也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而作为解决方案之一,是建立起全面的、高效且易于访问的公共换热器网络系统。这意味着未来我们的城市可能会变得更加智能,因为它将允许我们根据实时需求灵活调整各种传输设备,从而最小化资源浪费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