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气污染治理需强化科学臭氧治理实施精准防控措施

随着高温的到来,我们迎来了臭氧污染防控的关键时期。过去一年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区通过一系列严格措施,成功减轻了臭氧污染。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因臭氧污染而失去的蓝天数量显著减少。

为了争取在夏秋季节不再出现重度臭气污染,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治理和精准防控。这包括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目标,以及生态环境部近期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技术指南。

要有效应对臭氧问题,我认为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工作举措单一、执行力度不足以及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在政策、管理和奖惩机制上我们需要综合施策。

企业在高温季节实施错时生产已成为成功的防控措施。建议我们采取更为科学和精确的错时生产计划,比如在温度较低的时候缩短生产时间,而在高温期间延长。

借鉴冬季对企业实施绩效分级管控,我们可以在夏季实施类似的措施,对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企业进行“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管理。在预测极端高温可能导致重度臭气污染前,对相关企业实施更加严格的控制。

源头治理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手段。我建议建立一个详细记录每个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者的治理设施,并跟踪他们的一步到位。这将有助于避免重复投资并鼓励企业走向良性的治理方式。

监管执法方面,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常态化检查,并给予守法单位优待,同时打击造假者。此外,要利用资金奖励制度来激励先进单位,为那些率先深入、高质量地治理环境保护的人们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