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色体,这些物质会导致排放水体颜色变深,影响水质。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污染性废水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在过去,人们主要依靠物理法和化学法来处理污水,其中物理法如沉淀、过滤等能够去除部分悬浮物,但对溶解性有机物(COD)和色度(CTU)的去除效果有限;化学法则是通过添加氧化剂、还原剂等进行化学氧化或还原反应,但是这类方法往往存在高成本、高能耗以及可能产生副产品的问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不断有人研发出新的脱色剂,如生物降解型脱色剂,它们具有低毒性、无害性,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伤害,同时在生态环境中不会留下长期影响。
生物降解型脱色剂通常由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能够分泌酶,对于各种类型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从而达到净化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类型的脱色剂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地表涂层特点选择合适的细菌种类,以优化其活力及效率。
另外,一些企业也开始研究开发基于植物提取物制备的一系列绿色的脱色剂。例如利用大豆蛋白、玉米淀粉等天然资源制备出的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将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材料转变为小分子易于吸收并进一步生物降解的小分子。这一途径既符合现代环保理念,又能减少资源浪费,为工业清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