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底,全国的钢铁积累量已经达到了70多亿吨,按照全球钢铁积累量与废钢产生量的比例来计算,那一年中国产生的废钢超过1.6亿吨,这相当于节省了1.6亿吨原煤和减少了两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然而,尽管国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废钢综合平均单耗应超过200千克/吨钢,即废steel比应达到20%的目标,但实际上我们还远未达到这个水平。
据《废steel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显示,“十二五”期间要提高废steel综合平均单耗至200千克/吨鋼,并且要求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然而,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加强废steel应用对缓解资源紧张、节能减排有特殊作用,但与2014年的粗Steel同比增长5.6%相比,消耗率已经放缓到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背后可能与Steel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等因素有关。数据显示,由于成本问题企业宁愿选择用新矿石,而不是使用高价的再生材料。即使在当前铁矿石价格下跌时,也没有足够激励企业去使用更多再生材料。
华东地区的一些数据表明,从2014年开始,每次调整都降低了600元左右,每年的降幅大约为20.18%,而同期铁矿石价格降幅为50%。但是正规的回收企业却处于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倒挂状态,与此同时非正规企业仍然存在生存空间,这是因为在整个行业链中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完善监管体系,让所有参与者都公平竞争,同时给予正规企业一定扶持,以确保他们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我们向往的一个方向:让合法合规的回收和利用成为主流,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