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国内知名的水污染控制专家,近期发起了一项创新的项目:建设中国首座污水处理概念厂。目前,中国已建成超过380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总处理能力与美国相当,但面临着高能耗、高污泥产量以及出水质量无法满足环保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今年初,这6位专家成立了“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计划在5年内利用全球最新理念和最先进技术,在1至3个地点建设并投入运营这些概念工厂。“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永续的水质、自给的能源、循环的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建筑,以此代表未来水科技发展方向,为城市打造能够满足未来的水务功能体系,并推动全国性的跨越式发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所说,概念工厂有望减少社会能耗约1%。“这是一次非常重要且具有前瞻性的探索,也将展示我国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表示,同时他提出了建议,即应当从节能、物资回收和碳中和等角度对污水处理进行内部收益率测算,并将低碳节能要素融入设计之中。
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共有41座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及50座城镇小型工业废弃物排放点进行集中治理,其中日处置能力达到389万立方米/日。北京市规划到2015年之前完成47座再生用 水生产设施、1290公里新建或改建的排放管道及484公里再生用 水输送管线,全市达到了90%以上的整体收集率。预计到2015年底,北京市每天可额外增加228万立方米/日的受纳能力,将中心城区整体收集率提升至98%左右。此举不仅解决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还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专家的努力对于构筑绿色生活空间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