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国内知名水污染控制专家近日发起设立中国首座污水处理概念厂项目,以解决目前已建成38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泥产量和出水质量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这些专家计划在5年内,应用全球最新理念和最先进技术,建设并投入运营1至3座具有自给性、资源回收性、环境友好性的概念厂。这些概念厂将代表未来水科技发展方向,为城市建设提供满足未来需求的水务功能体系,并推动全国污水处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概念厂,不仅能够减少社会总体能源消耗,还能为社会节约1%的能耗。" 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表示,这些新型设备有望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升级的一大步。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认为,建立这种概念工厂对于展示我国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先进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将节能、物质回收以及碳中和等要素融入设计中,使其成为低碳环保措施的一个典范。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共有41个大中型及50个城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其日处理能力达389万立方米/日。而今后,该市计划在2015年前完成47个再生用水项目、1290公里新的排放管线以及484公里再生用 水输送管线,全市预计会达到90%以上的整治率。此外,在2015年的最后一年结束时,将新增228万立方米/天的调配能力,并使中心城区达98%以上标准。这一系列努力旨在提高北京地区对废弃物流转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对自然资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