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是否达到了秸秆综合利用超2000万吨的绿色生态目标

在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努力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提出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至2015年,该区域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了88%以上,并新增了超2000万吨的综合利用能力。这一措施对于减缓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通过遥感监测发现,夏秋收季节内大量秸秆集中焚烧严重增加了雾霾天数。近两年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的秸烬焚烧火点数量持续上升,每年因此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排放量达到数十万吨,对PM2.5浓度造成了显著影响。

根据方案设定的目标,北京市计划实现全面的农作物废弃物利用;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山东省各自定下了较高的目标,如分别达到90%、95%、85%、86.5%和85%的整体使用率。

然而,即便面临雾霾问题,这些措施并未完全奏效。在最近一次调查中,一些河北乡镇仍然坚持露天焚烧农作物残渣,这直接导致了一系列雾霾事件。而环保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9月29日至10月5日这周里,有74个疑似为农作物废弃物焚烧点被卫星遥感监测到,其中河北省尤其多见。

为了加强对此类行为的打击,从10月9日起,河北省成立了由环保厅、农业厅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的小组,对11个设区市进行督导检查,以确保所有区域都能有效执行禁燒令。此外,还广泛应用高倍望远镜、高科技定位系统等技术来精准地寻找并制止任何违规行为。此举得到了地方政府支持,他们出台规定,在辖区范围内禁止任何形式的人为焚烧或开荒活动,并配备专人值班团队实时监控情况。此外,还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巡查,不留一处可疑地点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