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转变为肥沃之地,全国海水稻大规模播种正在逐步展开。环境保护的新篇章在农民们的努力下逐渐绘制。
5月下旬,山东、陕西、新疆和浙江等地区相继启动了今年海水稻的播种工作。潍坊市的一位农民程汝民表示,现在他们原来荒废的盐碱地已经能产出高达1230斤/亩的水稻。
潍坊市是环渤海湾区域的一个典型代表,这里曾经拥有大量盐碱地。而现在,由最初1000亩试验田扩展到5000多亩,耐盐性强的水稻正成为这一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亮点。
国家耐盐性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刘佳音提到:“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和资源综合利用重视程度提升,以及地方政府与科研机构投入加大,这些都是促进我国盐碱土地利用面积迅速增加原因。”
自2012年起,“海水稻”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至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60万亩,其品种覆盖了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及内蒙古等十余个省份,并且适用于四大类典型盐碱地。
南泥湾千亩水稻生产基地位于北大荒集团农业公司与南泥湾集团合作建设,是一个轻度盐碱地。在这里,通过引进适合当地条件下的“海水稅”品种进行改良试验后,该基地实现了高产量,其中去年的单产达到500公斤/亩。
连云港沿海滩涂也选育出了多个耐盐性强的新品系,如“青岛三号”、“青岛六号”,并开始在沿海滩涂上推广种植。此外,还有9个耐盾性新品系正在进入国家级各类区域试验中。
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小组成功培育了一系列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长的耐酸、高温、抗病害以及能够抵御高氯离子浓度的大豆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可以提高耕作效率,也有助于解决土壤质量问题,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