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应急办是不是已经通报了无线环境监测中的紧急情况

在20日下午16时,天津“8-12”爆炸事故的第11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了。环境保护部应急办主任田为勇出席并就事故后环境应急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他指出,接下来将紧锣密鼓地处理警戒区内外被封堵的污水,尤其是雨水管网中的含氰废水,只有达到标准后才能向外排放。此外,还要加速警戒线内外土壤的应急监测工作,以便及时掌握污染状况并制定相应处置方案。

田为勇介绍说,在事故发生后,环境保护部立即启动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导天津市开展相关工作。在分析有毒有害气体时,检出了包括硫化氢、氰化氢、氨、环氧乙烷、苯、三甲苯、二甲苯、三氯甲烷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物质,其中部分物质在16日之前曾超标,但从16日12点起到目前,这些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标。

周边设有5个国家和市级空气质量监测站,对6个常规指标进行监测,如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素、一氧化碳等,与事发前数据相比,没有异常变化。目前,大气质量可控,而核心区以外则未超过国家标准。

对于水环境质量,从42个监测点位中发现警戒区内26个点检出氰化物,其中8个超标,最严重的是一号雨水泵站位置达到了356倍国标值。而警戒区以外16个点位中,有6个检测到氰化物但未超标,最多达到标准量的8.2%。总结来看,事故区域内主要是由氰化物造成的水源污染,而核心区域内部更为严重;而其他区域除少数雨水管网出现超标之外,其余都符合国家要求。

至于近岸海域方面,从5个监测点对比历史数据,没有明显增加,也符合海洋标准。而自2008年至2014年间,每次都发现过微量的含量,但均不超过限值。

随着事件发展,加强了应急力量支援。在此基础上抽调94名专家及技术人员携带必要装备迅速介入现场,以及通过清华大学北大等学术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为前方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实验评估服务。此外,还从山东福建调取了一批用于处理含铬废液设备以增援当前作业。此计划旨在持续适时补充专业人才以确保顺利完成所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