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网官网首页盐碱地变身金银环保关注滩现场评论

我要分享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一个名为万亩盐碱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地方。这片曾经被视为荒芜的盐碱地,在这里却养出了南美白对虾,这一切都归功于人们改变了看待资源的方式。

当地人意识到,只有通过创新和变革,才能将盐碱地从废弃转化为宝藏。他们引进了渔业养殖和藻类加工企业,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现在,每年可以产出500吨螺旋藻和20吨藻蓝蛋白,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也出口到国外。

这背后的一条道路是因地制宜,即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发展产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是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未来的规划中,产业园正在探索将螺旋藻从大棚转移到玻璃管道中,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方便了废弃卤咸水的处理。

未来,他们还计划建设“光藻鱼碳中和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发电,一方面进行鱼虾养殖,还包括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从而实现循环养殖。

这种因地制宜,不但基于现有的资源,而且找到了最优解。这里有近28万亩盐碱地,用以培育高 碱性卤水适合螺旋藻生长,而日照充足保证了它们需要的热量。此外,低成本的地租也降低了运维成本。

《人民媒体通稿》(2022年09月27日 05 版)

采访时,有人感慨:“曾经我们认为毫无价值的盐碱地,现在竟然成为了一笔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个沙漠与水藻结合的事实提醒我们,要深挖当地资源,并推动技术创新,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样的路径上,我们既能提升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为双赢提供良好的机会。我相信,无论是面向更广阔还是更具潜力的领域,都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我们的优势转化成竞争力,使得我们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作者:本报宁夏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