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鱼缸过滤器仿佛是一位忠实的守护者为水中居民带来清新的空气

在20世纪60年代,膜过滤技术悄然进入了市场的舞台,当时人们普遍认为0.45微米级别的膜是“除菌级”的标配。这些薄膜过滤器曾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物制品和药水中,专门用来清除细菌、酵母、霉菌以及其他非生物颗粒物。它们通过使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作为标准检测工具,以确保过滤效果。但就在60年代末期,一场意料之外的挑战发生了。当时美国FDA的一位科学家Bowman博士发现了一种从蛋白质溶液中分离出的微小细菌,它们能够穿透0.45微米的孔径。这股挑战来自一种名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微生物。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细菌被命名为“微小短波单胞菌”,其拉丁文原意更贴近实际含义。

随后,为了应对这一威胁,制造商开始采用更加密封严格(0.2或0.22微米)的滤膜。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那只缺陷短波单胞菌,它成为了检验除菌级过滤器效能的标准测试体。此后的不久,一种能够穿越0.1微米过滤网的新型细菌——Leptospira licerasiae,被发现并引发了新的安全关注点。

那么,为何将定义设定在0.22μm呢?这得益于一个精妙无比的公式:d = 毛细管直径 + k * σ / P + θ,其中d代表毛细管直径/k是形状校正因子/σ代表润湿过滤液体表面张力/P代表克服表面张力的压力/θ则是液体与毛细管壁接触角。尽管理论上的孔径大小并不重要,但它却是一个功能性定义,只要通过ASTM F838-15标准下的挑战试验,即使用大于等于1×107cfu/cm²有效面积上缺陷短波单胞菌进行挑战,并且经过适当验证,可以稳定地产生无害性的纯净产品,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有效。

利用流程去除液体中的生命形式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它同时维持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稳定的环境。这一技术早已有巴斯德时代所记录但未实践(1884年),而真正商业化运作则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2年前后)。从最初瓷质筛选装置到石棉纺织夹层再至今日薄膜筛选,每一步都见证了这项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来源:Levy,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