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国内首个全业态水务智慧调控系统体验污水处理的智慧之举

在安徽六安,这座城池因江淮而兴,因水而筑。然而随着城市迅猛发展和人口激增,污水处理能力与城市规模难以匹配。面对百姓的心头病,六安市政府携手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在2019年起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六安市的水环境初见成效。

记者参加“长江大保护调研行”,实地探访了六安“水管家”集控中心。这一系统致力于把每一滴水都管起来,不仅包括供水、排涝,还包括河湖生态治理。在这里,一滴从大别山下汇入的雨水被分为淠河和总干渠两支,然后进入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再送到千家万户。而污染后的雨后洪峰,则通过预警系统及时排出。

“我们在‘厂网河一体’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城乡统筹一体、供排涝一体、投建运一体,也就是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涉 水工作整个统筹起来,系统性解决各类矛盾问题。”黄荣敏介绍说。

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智慧调控、大数据管理以及视频巡视等多项技术应用,并实现对21个子项实时生产数据全监视,对关键设施远程控制,以及视频全覆盖。通过模拟操作向记者描述,这套系统可应对节假日用电量增加时召集邻近自来 水厂增援,以及应对降雨时快速生成降 水模型并做好预案等多种情况。

背后,是三峡集团实施的智慧化管理和调度技术研究支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运行机器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效率管理等创新措施。此外,该团队还聚焦地下管网短板弱项,将专注于高质量管网工程建设,以补齐现有管网短板,为全面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科技赋能仍在继续。在六安的一条街头,小巷中,一条银色灯架定时出现,以100米/天速度前进,为道路下的排泵道做微创手术。相比传统开挖式修复,“微创手术”减少了破坏原有路面的面积,同时提高了修复效率。

通过这些创新应用,“每一滴 水”都被纳入了一张完整网络,每一个环节都由“智慧的大脑”进行协同作战,从源头到尾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地监测与控制,让原本脆弱的地表流域变得坚固如钢铁,使得这座城池终于能够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纯净透明的流动之美,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人想到了将传统的手工艺变革为现代化智能化,大胆尝试将众多小细节整合为一个巨大的整体,从而打造出真正属于新时代的人文景观——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有一点点勇气去尝试,就可能会发现惊人的变化。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智慧”的力量,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