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在今年再次发生,并对全球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根据这项研究,这场自然灾害可能会让全球经济损失数万亿美元,从而引发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后果。这一预测是基于1982年至1983年和1997年至1998年的两次厄尔尼诺事件之后几十年的全球经济数据分析得出的。在这两次事件之后,尽管世界各国努力恢复,但实际上他们面临的是长达14年的或更长时间的经济衰退。
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关键但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的因素,即气候条件的逐渐变化。厄尔尼诺现象被描述为“气候变化的树干”,它改变着世界各地天气模式,并且影响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我们不考虑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变暖成本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低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真正代价。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1982-83年和1997-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后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约3%,而热带沿海国家如秘鲁、印度尼西亚等则遭受更严重打击,其GDP下降超过10%。
为了应对这一威胁,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缓解气候变化以及提高预测并适应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手段。随着2023年夏末即将到来,当时预计有高概率出现大型厄尔尼诺现象,这一趋势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持续性的特征。此外,由于地球温度不断升高,加剧了这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事实,也使得未来10年内热带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包括数万亿美元甚至更多潜在损失。
因此,无论是在减少碳排放方面还是在准备应对这些极端天气事件方面,我们都必须采取行动,以避免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并确保所有国家能够从这样的自然灾害中迅速恢复过来。这要求国际社会合作,以及政策制定者、企业界以及公众共同努力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