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主题旅游探索美丽中国自然守护之旅

数据驱动的自然探索:美丽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守护者

随手拍、随时传,让我们的“自然百宝箱”更加丰富。这种低门槛、高参与度的活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是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负责环境教育工作的陈婷媛对此次活动的一点点赞赏。

打造公众与科研工作者交流平台,上海自然博物馆携手上海崇明区科技馆开展户外鸟类虫类考察活动。每年秋季鸟类过境高峰期,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的科研人员都会为上千只鸻鹬类水鸟戴上金属环和黑底白旗标。人们观测到旗标颜色和金属环上的编号,即可知道这些鸟儿曾经过境崇明东滩。

张卓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和野生动物。她在教书期间开始兼职教授自然科学课程,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需要更多本地物种知识来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这促使她参加了“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并通过这个项目深入了解大自然。

2016年起,上海自然博物馆每年都会开展“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这项公众科普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这项活动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并设计了具有科研价值的物种调查项目。

一场秋季台风过后,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滩涂上布满觅食候鸟。经过6年的发展,“我的自然百宝箱”已成为公众与科研工作者交流平台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何祝清认为,以生态指标衡量一个地区环境比化学指标更直观、准确,比如某个地方夜晚虫鸣阵阵,就说明那里植被丰厚、生境优质、物种多样。此外,他还提醒说,只有唤起公众关注身边生物多样性的才能更好地理解并保护它。

《 人民媒体通稿 》( 2022年09月28日 13 版)

协助科研工作获取全面的数据

“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方面的事情中,因为他们报来的信息对于研究候鸟迁徙路线非常重要。”吴巍表示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他们不仅能享受到趣味性,还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帮助。“有时候我们上午放飞到的那些Bird Ring(带有金属环的小铃铛),下午就收到报告了。”

刘真君带着9个孩子进行了一次拆除捕蝉装置救蝉行动。她不仅是该项目积极参与者,而且会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经验教育,让孩子们认识并爱护周围的大型、小型动物及植物分子世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