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创新实验室的指导下,沪市上市公司碳效率分析与产品开发研究报告近日见光。该报告指出,未来的碳金融将和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并驾齐驱,为新兴的三大金融领域之一,并建议监管部门迅速制定规则,以促进上市公司强制性披露其碳排放信息。
报告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在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披露动力;二是由于信息保密问题,上市公司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不愿意公开,这可能会受到社会影响和国家监管的考虑;三是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四是缺乏对 碳数据进行审计的情况。
基于对沪市上市公司碳效率分析与产品开发的深入研究,该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首先,要完善碳效率量化标准,加强培训普及。要建立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一套完整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和数据统计方法。此外,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相关培训,让更多企业了解并掌握基本量化方法,并通过发布专门的小册子来普及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环境责任公报的概念。
其次,要推动监管机构尽快出台关于上市公司 碳排放信息披露规则。在未来,监管层应立即出台相关规定,将自愿性、鼓励性的政策逐步转变为强制性的要求,同时明确更加清晰地规定了所需遵守的规范。
再者,要推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碳效率指数,以引导社会责任投资理念。通过编制能够反映中国实际情况的一系列指数,如“绿色发展指数”,资本市场资源可以被配置给表现良好的企业,从而激发全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实力的热情。
最后,要开发相应产品以促进全社会关注于环境保护工作。利用这些高质量、高透明度的大型项目,我们有机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会牺牲我们的自然资源或增加我们的污染水平。这是一个双赢局面:我们既能更好地保护地球,也能维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