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蚕乡新农人犁耕桑阴自在居背后隐藏着保护绿植的深远意义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乐平村,周建国和他的女儿周淑萤正忙碌地准备着每年一度的“桑葚采摘季”。他们的家园里,枝头已熟至紫红色的桑果被细致地采下,等待着成熟。这个“父女档”带着工人的早起晚归,每天“巡查”数遍,只为迎接这重要时刻。

周家的故事,在桑乡乐平村几乎无人不晓。从十几岁开始,家中父辈就开始养蚕。在当年的传统蚕桑产业兴盛时期,“老周”放弃了当厨师的机会,全心投入到养蚕中。“最多的时候我养了108张蚕种,每张上面有2.8万至3.3万个蚕卵,一年大概能赚个十来万!”回想起当时的养蚕“黄金期”,“老周”感慨。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成本增加,这份传统产业效益日渐式微,不少桑树被抛荒。但是,“老周”带着女儿开始新的尝试。他听从专家的建议,将原先的桑园改种果桑,并且套种雪里蕻,还养鸡鸭。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收入,而且让农场更加多样化。

2020年,“小周”毕业后回到了父亲身边,她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为自家农场设计独特的包装,让产品更受欢迎。她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农产品,使得农场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这一年,“自在居家庭农场”的收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今年,他们又做出了新尝试——引种长果桑,以便于游客全年的采摘体验。此外,他们还计划开设农家乐、团建等项目,以吸引更多游客。此举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也为保护绿植提供了一个实例:通过创新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农业生产方式,从而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保障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