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气治污中长期规划启动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新重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公布,其备受关注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路线图”,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正式启动。据了解,该《规划》是我国首个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目前已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着手编制。
今年区域大气治理将投入59亿。昨日和今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共享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验和实践,深入分析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的有关建议。记者从该研讨会获悉,《区域大気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已正式启动编制。
此前,“十条措施”已明确提出,将PM2.5年均浓度下降25%,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但有观点认为,这仅是一个短期目标,大气治理是一项长久工作,需要中长期规划作为指导。
早在去年,环保部门就提出了制定地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的中长期规划。今年3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经济峰会上,市長王安顺透露,将联合推动形成生态共同体,并计划与周边地区共同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据了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公布,将以其以及《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规划》为指导来编制《 区域 大氣 污染 防 治 中 長 期 規 劃 》。今年,还将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行58.6亿元的大规模投资,以改善当地的空氣質量。此外,该地區還將划分為禁止開發區、重要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優化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五個主體功能區,並對PM2.5等主要汙染物設置紅線標準,加強控制力度和時間進程。
对于跨境協助調整環境品質問題,一位環保官員表示,他们正在研究一項名為「預警會商與應急聯動」的方案,這將使六個城市——北京、天津、唐山、廊坊、大連和瀋陽——能夠迅速響應當地環境情況並採取行動,以減少對他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在未來,不僅是在中國境內,更可能會與其他國家合作來實現更好的空氣品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