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作为黄河的发源地,境内干流总长度1694公里,流域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涵盖省内30个县(区),每年向黄河下游输送264.3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占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9%,惠及整个黄河流域。巴颜喀拉山山麓,是黄河发源之处。保护好这一片生态环境,不仅是青海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也是新时代生态管护员应尽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名为“生态管护员”的人群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来自各个角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这条母亲河。在曲麻莱、玛多、甘德等16个县域,每户家庭都有至少一名这样的生态管护员,他们坚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内,为保持草原健康和减轻负担而努力。
记者采访到了一位叫索索的牧民,他身穿“生态管护员”字样的工作服,在河边巡逻。他说:“我2012年正式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管护员。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当地群众的环境意识也逐渐提高了。”
清洁河道是他们平时的一项重要工作。当他们出门巡查时,都会带上垃圾袋,每天回村时便“满载而归”。除了清理垃圾,还要监测环境、辅助监督执法以及参与植被恢复等工作。一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家乡变得更绿,更清。
青海省通过综合治理,使得三江源地区的一万多名生态管护员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有力保护了黄河源头的地貌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此外,全省还实施了污染防治八场标志性战役,并推进了水资源管理与污染防治,同时加强城乡人口聚居区水污染控制,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以确保整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标准。
此外,青海还注重对小支流进行整治,对于湟水这样的小支流进行修复后,它们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就像塘川 河一样,从曾经因生活污水和企业排放臭气熏天变成了现在蜿蜒流淌的小溪,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地政府严格执行禁养区政策,将32家畜禽养殖场搬迁至他处,让该溪澄清无比。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沿线居民生活质量,也让未来的子孙能够享受更加美好的自然风光。而且,正如杨辉所说,“十三五”以来,青海在黄河流域投入170多亿元用于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大规模开展土壤修复工程,以及加强森林种植等措施,最终实现了一千余平方公里新增治理土地免遭侵蚀。这一切成果证明,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用智慧去规划,用汗水去耕耘,那么美丽明媚的地球将给予我们最温暖最真挚的情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