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河源头美丽风光。青海省作为黄河的发源地,境内干流总长度1694公里,流域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涵盖省内30个县(区),每年向黄河下游输送264.3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占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9%,惠及整个黄河流域。
卡学是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一位牧民,也是黄河源头的一位生态管护员,他说:“我亲眼看着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一天天好起来。”
顺着卡学指引的方向,我们来到了一片秀美而又脆弱的地理景观——巴颜喀拉山北麓,这里不仅养育了勤劳的人口,也孕育出新时代的生态管护员。
为了让草原减轻负担、休养生息,青海采取减畜移民政策。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内,每户至少产生一名生态管护员,他们在这里种植植被、增加草量、修复生态,为保护了这个敏感地区增添了力量。
记者访问了玛多县,当地31岁牧民索索正在巡逻。他身穿“生态管护员”字样的白色防晒服装,一手提着黑色垃圾袋,一手拿着手机拍照记录环境状况。他自豪地说:“2012年,我正式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 黄河源园区 生态管护员。我见证了生活条件改善和当地群众环境意识提高。”
清洁环保,是这些守护者平时重要工作之一。他们会带上垃圾袋,每天回村时便“满载而归”。索索解释道:“现在我们有专门的地方可以投放垃圾,然后由乡镇政府定期安排转运车,将垃圾送往县城处理。”各村也组织群众捡拾并分类处理回收净化河道。
然而,这些辛勤工作并不容易。一位名为索南仁青的牧民成为了一名生的特派使者,他肩负起日常巡控、垃圾清理等职责,一年四季忙碌,但从未有怨言。在他的努力下,他家乡变得更加绿意盎然,更干净卫生。
随着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推进,如今三江源一万多名管护员发挥巨大作用,有力保护了这片宝贵土地。实施整治后,不仅恢复了失去生命力的土壤,还促进了植物和动物共同繁荣,使得原本受损的地形重现辉煌之姿。
除了治理支流,还要确保所有支流都能保持良好的水质。这需要全面的策略和持续性的行动。如同沈家村居民所述,在过去因为生活污水和企业排放造成湟水变臭,现在通过数年的治理,它已经恢复到了曾经清澈的时候。此外还有塘川溪,它一度因污染变成了臭气熏天,但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它再次变得清澈明亮,让人感慨万千。
为了全面保护这一重要区域,不仅要关注小溪,还要关注周围的大自然系统。在玛沁县境内的小溪、小湖,以及同德县境内的小池塘,都在得到积极管理,以确保它们能够健康运行,而不是简单地视其为废弃物料堆存点或填埋场。这一切都显示出人们对未来更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承诺与实践,因为只有小溪才能维持大型水体健康,而只有坚强的手足可以维系整个家族,所以我们必须致力于每一个细微之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偏远地区,从农田到森林,从山川到屋檐下的角落,无处不在,没有例外,只为了我们的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安全更可爱的地球。而且,这样做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