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宗贤甘肃大地上的土壤守护者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的使者吗

土壤不仅是农作物生命的源泉,也是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它的成长轨迹和特性,是农业发展、精准施肥和土地保护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三十年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从婴儿到成年的飞速增长,但对土壤来说,这仅仅是它们展现其肥力变化潜力的起始阶段。

与普通实验室研究不同,长期定位观测监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要求研究者们持续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来观察、记录土壤的每一次微小变动。这份耐心和毅力,在科学探索中显得尤为珍贵。

车宗贤曾经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这项艰巨的任务。他说:“这工作最难的地方在于持续不断地进行。”尽管取样、分析、观察这些基本操作并不复杂,但要将这些操作连续进行数十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此外,由于资源有限,一些试验点已经停止运营,现在甘肃省内只有四个试验点仍然在运行。

面对困难,不少同行选择放弃,但车宗贤并未退缩。他认为:“我们起步晚,这项工作必须有人做。”他参加工作时,甘肃省内从事土壤研究的人才只有几十人,而如今,他所在研究所就有50多名专业人员,全省已有超过100人投身于此。

技术进步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工具。“过去,我们需要花费一两周时间才能得到一个数据结果。”现在,他们可以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监测技术,只需一小时即可获得结果。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快地了解土壤的情况,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车宗贤及其团队终于总结出了主要耕地土壤类型和肥力演变规律,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关键支持。然而,他们意识到还有更多待探索的地方——甘肃省共有37种不同的土类,他们只刚刚触碰到了其中的一部分。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车宗贤表示,“这是迈出的第一步”。他们明白,即便取得了成绩,也不能止步。在未来,他们将继续推进这一重要但又艰苦卓绝的事业,以保障甘肃大地上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