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城:探索绿色旅行的美好时光(金台风光)
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尤其是商品包装浪费。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也加剧了环境污染。近日,一些读者向媒体反映,他们购买的食品和零食经常出现大包小内、空气膨胀等情况,这让人感觉像是在“吃亏上当”。
据报道,有些商家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会采用精美的外包装,但实际内容却很少。这就导致消费者付出了更多,而得到的只是极少量真正价值所在。例如,一位湖南省岳阳市的读者张女士,在超市买了一袋软糖,却发现里面只有几颗糖。
罗洪程副会长表示,对于这种现象,商家需要有正确的市场认识。一分钱一分货是消费者的普遍期待。而对于那些过度包装的问题商品,最终会被“用脚投票”。适度的包装可以保障产品安全性,还能促进销售,但片面强调促销功能,就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韩雪山认为,一些商家借助精美包装提升商品附加值,其实远远超出了基本功能。大包装或精巧设计可以突出商品价值,但如果没有对应增值,那么就是让消费者产生“上当”的感觉。
此外,不仅线下购物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在网购中也容易遭遇误导。在一个朋友圈里,一位杨先生为女朋友购买冻干榴莲,也受到过度包装影响。“商品标重量但买时没细看,只看到大盒子,小盒子里果肉那么一点。”杨先生感慨道,“那可真是吃亏。”
针对这些问题,有相关部门陆续制定国家标准,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要求合理简化结构及功能,不宜繁琐复杂结构,以及避免多层且空隙率高的情况。此外,还公布了一批执法典型案例曝光涉及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妆品领域的问题商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尽量选择资源节约型产品;走亲访友时自觉选择简单适度封面产品。北京市宋女士也有相似的经历,她在超市购买蓝莓果酱夹心饼干,每个小塑料盒里只有一两块饼干。
随着新的国家标准实施,有专家指出,要加强监督和查处,让过度包月瘦身。这也是企业必须执行的一项刚性指南。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的背景下,这一话题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