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土壤治理北京超标噪音让居民声讨补偿

在北京的清晨,市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早晨施工现场飞土扬尘的景象,但未来,这一画面有望迎来改变。昨日,市法制办公布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意见稿不仅提出了“绿色施工”的概念,还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其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建设工程现场搅拌混凝土,这一措施旨在减少扬尘和噪音污染,对于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夜间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超过规定标准,不仅会影响居民的休息质量,而且还将给予经济补偿,以此作为对被困扰居民的一种赔偿。

除了这些措施外,意见稿还强调了绿化和降尘作业的重要性。在拆除工程完工后,要配置洒水设备进行洒水降尘作业,而车辆出入口应设有冲洗设施,并且搅拌机前台必须设置沉淀池,以防止粉尘扩散。此外,对于违反相关规定者,将面临较高额度的罚款,即最高可达2万元人民币。

此外,关于建筑垃圾处理方面,该文也做出了明确指示:所有建筑垃圾都应当存放在密闭式垃圾站中,并按照规定及时清运消纳。本市将禁止在施工现场直接搅拌混凝土,以减少污染源头。

最后,在噪声敏感区域内,如住宅区等地,不得进行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大规模施工作业。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连续作业,那么必须事先获得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对于超标噪音造成影响范围内居民的问题,由建设单位负责提供相应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