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智慧水治:共创淠河新篇章
在皖西大别山区,淠河流域的雨水汇聚成江,滋养着北面的江淮平原。三年前,一群三峡人来到六安,探索这座城市与母亲河之间的深层联系,以构建和谐共生之道。他们致力于激发每一滴水的潜能,让六安焕发出熠熠光彩。
然而,这座城市面临新的“水问题”。从山间到平原,淠河携带着丰富营养,却也常常无常地威胁着百姓的安全。1950年代,在主席指示下,修建了佛子岭等六大水库,以及全长104.5公里的淠河总干渠,以缓解旱涝交替给予流域带来的自然灾害。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激增,这些矛盾再次尖锐起来。污水处理能力跟不上城市发展,使得均河、蒋家沟等内河存在不同程度“黑臭”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不仅是六安城镇污染的问题,也成为当地百姓的心头病。
面对严峻挑战,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开展全面系统治理工作。但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治理工作并不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找到了“芜湖经验”。
2018年7月18日,三峡集团与芜湖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治水方案,并形成推广模式和经验。在2019年6月5日至8月2日期间,由三峡集团参与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在芜湖召开,并向全省推广应用“芜湖经验”。
这让同样被困扰的六安眼前一亮。当时的一周内,就有相关负责人带队调研三峑集团长江环保集团。此后双方于2019年8月8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程启动了六安市长江大保护工作。而三个月后,就成功落实了PPP项目。
通过几年的实践,不断演进并积累了治水手段,为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提供支持。一位高级管理人员介绍:“我们认识到了传统方式只能越来越差,我们需要系统性治理思路。”而另一位则表示:“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我们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厂网(泵站)- 河(湖)一体’系统治理模式。”
如今,大别山区下雨,小溪汇集成淠河,在这个旅程中,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自来水厂净化供用、污废分流处理、湿地净化再利用,还有防洪排涝措施——所有涉及资产由三峡集团统筹建设运营,用数据支撑其高效运行。
未来,将实现更清澈的人造景观,更美丽的人工湿地,更合理的人口使用价格机制,更强大的污泥处置能力,同时促进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绿色低碳生活圈,为人类创造更加宜居的地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