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处理阶段
在进入正式的污水处理流程之前,首先需要对接收到的污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一些固体颗粒和大块物质。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物理过滤和化学清洗。物理过滤可以通过网格或其他过滤设备来实现,其作用是捕捉那些直径较大的杂质,比如衣物纤维、塑料片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堵塞后续的处理设备。如果这些杂质没有被有效地去除,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化学清洗则主要用于消毒和去油脂,它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同时也能帮助去除一些难以被物理方式捕捉到的油脂和油垢。
二、生化反应阶段
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接下来进入生化反应池。在这里,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的碳酸盐。这一过程是整个污水处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能够降低COD(化学需氧量)值,对于改善下一步净化效果至关重要。在生化反应池中,适当调节温度、pH值以及DO(溶解氧)水平对于促进微生物活动至关重要。当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分解成更易于排放到环境中的形式时,就完成了这一步骤。
三、脱盐与沉淀/浮选阶段
随着生化反应完成,有机废弃物得到有效降解,但同时还存在大量无机盐离子,如氯化钠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手段来解决。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脱盐,即通过电镀技术或者其他类型的离子交换材料来移除这些无机盐。此外,由于部分悬浮固体不易在上一个步骤中完全被吸附,所以这时候往往采用沉淀或浮选技术,将它们从流体中分离出来。
四、高效悬浮固体-液体分离(HSFF)
高效悬浮固体-液体分离是指使用特殊设计的装备,如螺旋式精馏器或气动稳定器等,从而提高传统沉淀池及漂洋池对悬浮固相聚集能力,使得悬浮粒子的大小范围更广,不仅能吸收细小颗粒,还能保持良好的回流性能,对于提高整站运行效率具有显著意义。
五、二次沉淀与最后冲洗
在HSFF之后,一般会有一次二次沉淀操作,以确保剩余含有的懸浮質皆已彻底過濾出來,這時候所得之液體為較為純淨之處理後產出的最終產品。但即使如此,這樣處理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於再循環使用前進行最後一次沖洗,以便將任何殘留之雜質徹底刮走,並確保其無法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從而達成最佳環境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