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割据入围厮杀万变的水务后市究竟在为何争夺收集10条治理水污染的建议拨云见日指明前行之道

城发环境与启迪环境的并购之旅,经历了风雨考验,终于在4月29日披露最新进展。城发环境公告称,将在配合监管机构调查及内部整改的同时,继续推进交易相关工作。这次重大资产重组始于一年前,一路走来波折不断,但城发环境坚持不懈。

3月底,城发环境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监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公司向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财务资助进行展期暨关联交易的议案》。5月7日,再次公布以68,097.67万元价格将所持对启迪环境的债权转让给城发投资,并转让债权项下的担保权。据估算,城发环境累计向“启迪系”提供财务资助约9亿多。

社评认为,这次并购开场惊艳,但过程艰难,加上启迪环境被立案调查,使得本次并购迟迟未能落定。业界一致认为,城发显示出的“诚意”是毋庸置疑,但道路坎坷。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城发仍然执意并购?或许,与其剑指“黄河”有着深层次考虑。此举,或许预示着南北割据、流域治理格局即将发生巨大变动。

流域治理,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水务市场增长点?从“水十条”的出台,可以看出单一水厂建设模式已不足以应对需求,而偏重末端处理传统市场开始培养全局思维,不再片面求效,而是全面而协同。在黑臭水体治理中,一体化、一盘棋、统筹性的重要性浮现,对整个产业链承上启下的考验,以及协同治理体制构建和完善,是当前挑战。

形成流域治理解决方案,“共同体”,才能跨县跨镇甚至跨市跨省寻找更强大的保护路径。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则为上下游协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加固了横向推进四梁八柱。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最为复杂且高度统筹,其横跨三大经济区19个省市自治区,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长廊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独自行动还是牵头狂揽大标,都在推动阳新县、大宣城市等项目实施,大幅度清退散乱污,同时智慧水务平台上线,大批污水净化厂拔地而起,有望改变南北两大流域治理格局。

如果合并成功,更名为“黄河環境”,显然南北两大流域格局又将产生变化。在这样的变局,我国从单一到综合管理,从简单到系统,从粗放到精细,从传统到现代化,这种变化已经在我国从单一的治水转向全面环保管理中有迹可循。我国水务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但面临变革,比如减少新增污染源产能目标,还需低碳化转型,如PPP项目频繁出现竞争激烈的情况,即使是国企央企民企都不可避免要进入这个节奏中,有2个关键点不能放手:资源化和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