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储能网的报道中,低速电动车正迎来一场重生的机遇。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了关于低速电动车的相关工作,这标志着低速电动车首次被纳入到新能源汽车范畴,并且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对其发展表示关注。
作为一种四轮、时速在70公里以下、采用纯电动动力的交通工具,低速电动车因其轻便实用、价格亲民而深受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欢迎。尽管它们长期缺乏合法身份和相关标准,但市场上仍有120万-150万台左右的保有量,而山东地区更是成为产销两旺的领军企业。
随着国家补贴政策调整,尤其是对于续航200公里以下A00级电动车的大幅退坡甚至取消,大多数A00级电动车终端销售价格上浮1万元左右,使得消费者转向低碳环保论文中的低速电動車。伴随市场火爆,上牌难、上路难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为这些汽车建立合法登记和上牌制度。
此外,一些城市出台了管理文件,为区域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而对于行业来说,虽然目前只有少数省份支持,如山东、河北、河南等,但未来可能更多的地方会放开上牌和上路权,这将促进产业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国家标准委员会对低速电动车正式立项通知,其技术条件项目周期为24个月,因此预计国标将于2018年10月底公布。一旦新国标确立,将使生产与销售走向规范化管理,从而真正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这不仅意味着行业规范化,也意味着优秀企业能够大胆生产、大胆销售,而潜力股则能够从灰色地带走向阳光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