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画社会迎低速电动车发展拐点

在中国储能网的报道中,低速电动车正迎来一场重生的机遇。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了关于低速电动车的相关工作,这标志着低速电动车首次被纳入到新能源汽车范畴,并且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对其发展表示关注。

作为一种四轮、时速在70公里以下、采用纯电动动力的交通工具,低速电动车因其轻便实用、价格亲民而深受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欢迎。尽管它们长期未获得合法身份,也没有相应的标准,但这类车辆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市场增长势头。在山东省,例如,一季度产量同比增幅达到35.11%,月均产量达5.6万辆。

随着2018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对续航200公里以下A00级电动车补贴的大幅退坡甚至取消,大多数A00级电动车终端销售价格上浮1万元左右,这让消费者转向了低速电動車。这也促使部分地方政府开始为这些汽车建立合法登记和上牌制度,如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宣布将于今年7月1日后开始注册上牌。

目前,有些地方允许低速電動車上路,这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一旦正式出台的国家标准落定,生产和销售将走向规范管理化阶段,此时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对于这一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低速電動車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家管理我们的决心已下,现在制定标准是为了让有技术有潜力的公司和产品纳入立项申报,从而给予他们牌照路权。”

虽然当前市场规模仅百万水平,但真正具有核心技术并保证品质保障的产品占据市场份额不足5%。业内人士认为,将低速電動車标准提高是好事,是技术进步,它能够优胜劣汰,最终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和进步。此外,他们预计随着標準出台,在一二线城市也会出现较大的需求,因为大城市拥堵,而这种类型的小型交通工具即可满足每天实际运行需求。

总之,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产业政策看,都充分表明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所有形式新的能源汽车,使得包括小排量燃油 汽车在内的一切旧式传统 汽 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一个更加绿色环保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