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储能网的报道中,低速电动车正迎来一场重生的机遇。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了关于低速电动车的相关工作,这标志着低速电动车首次被纳入到新能源汽车范畴,并且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对其发展给予重视。
作为一种轻便实用的交通工具,低速电动车因其价格亲民、适应性强,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非常受欢迎。尽管它们长期以来没有正式的合法身份,也缺乏相关标准,但市场上仍有120万-150万台左右的保有量,而山东地区更是产销量领先。
随着2018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实施,对续航200公里以下A00级电动车补贴大幅退坡甚至取消,大多数A00级电动车终端销售价格上浮1万元左右,从而削弱了其价格优势。消费者转向低速电动车,这导致市场火爆,同时也缓解了上牌难、上路难的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为低速电动汽车建立合法登记上牌制度。
据悉,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计划于今年7月1日以后开始注册上牌,其中明确规定,“三轮电動車、小型低速電動汽車應當遵照機動車悬掛號牌”。此外聊城、德州、济宁、淄博、潍坊等不少城市也出台了管理文件,为区域内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持。
目前,有人预计今后可能更多的地方会放开上牌和上路权,这与当地产业和政府积极性的关系密切。一旦国家标准确立,即将走向规范管理化阶段,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对于这一点,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家管理低速车的决心已下,制定标准的是让有技术和潜力的公司产品纳入立项申报,加大后期达标管理力度,对不达标企业强化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不少优秀产品未能得到体现,而模仿行为严重削弱了创新积极性。这也是国内缺乏标准、缺乏法制观念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背景下,一旦正式出台的国标门槛较草案不会有太多变化,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使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品质保障的大企业能够生存并蓬勃发展。此外,还有一些优秀品牌,如御捷、三星等正在加大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并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其成果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